2030年前工业领域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工业领域推进碳达峰明确时间表
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2030年前,工业领域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工业领域推进碳达峰明确了时间表。
专家认为,下一步要精准把握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关键点和发力点,通过落实重点任务和开展重大行动,高效平稳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工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52.4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占比65%左右。《方案》把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放在重点任务首位,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如何构建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具体要从3方面推进:一是把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技术应用结合起来;二是把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与产业低碳改造结合起来;三是要综合运用市场化手段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在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方面,《方案》提出,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推动工业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和开展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示范,增强工业领域自身绿色低碳发展内在硬实力。”
近年来,我国工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降碳也在持续显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三五”下降16%基础上,去年进一步下降5.6%。“要把减排的各项标准进一步明确,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同时,要有系统的配套保障支持措施。”
积极推行绿色制造
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碳排放量基数大、绿色产业链建设滞后问题的关键。《方案》强调,继续完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制造体系。“这将为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树立标杆。”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绿色制造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清洁生产方式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从原料开采到产品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材料的回收、利用、处理等通盘考虑,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的全过程。目前汽车、机械、电子、纺织、通信等行业都具备了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条件,很多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约2万种绿色产品,创建近3000家绿色工厂,培育近200家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累计制定644项节能与绿色发展行业标准,初步形成绿色制造体系。
《方案》提出,到2025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修订300项左右绿色低碳产品评价相关标准,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低碳产品。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
“通过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加大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既能充分发挥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对碳达峰的支撑作用,也能通过持续激发产品市场需求为工业供给侧持续注入发展活力。”
推行绿色制造,往往需要大量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投入。要将前期技术研发费用最大程度分散化,让企业用得起绿色节能技术,避免高昂技术使用费阻碍技术推广。
数字赋能低碳转型
当前制造业正进入全面数字化新阶段,生产流程、业务管理等环节都对数字化提出更高要求。《方案》强调,推动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企业需求和信息服务供给对接,加快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在主要行业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双碳”场景化应用,实现关键生产工艺能耗和碳排放数字化、透明化,建立从生产、存储、运输、接收、利用处置、环境容纳全流程闭环监管。
“‘新能源云’接入国家电网经营区全部新能源场站超过291万座,装机容量超5.6万亿千瓦,注册用户超过25万个。”国家电网“新能源云”设计了环境承载、电网服务等15个子平台,实现新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我们还上线了浙江工业碳平台,为浙江全域41个行业4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提供工业碳效智能对标数据服务,助力工业生产节能减排和能效水平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未来会有很多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如何将技术和实践相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要以产融合作为纽带,借助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工业基础高级化、现代化水平,借助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反哺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最终实现科技创新、工业绿色发展和金融支持良性循环。
此外,在促进行业技术产品和发展模式革新的同时,要注重市场化手段应用,通过完善税收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市场建设,扩大绿色信贷投放,逐步健全基于市场的正向激励机制。
“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打通绿电认购、交易、使用绿色通道,将有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健康快速发展,应进一步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相关阅读
- 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图读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2022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 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7% 近年来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如何?
- 确认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同等地位
- 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2030年前工业领域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工业领域推进碳达峰明确时间表
- 工业经济企稳反弹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实现“产销两旺”
- 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 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
- 工信部部署开展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 关于开展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的通知
- 制造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6.2%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